房市回溫顯著 3月雙北交易量月增28.7%

2014.04

台北市交易比上月量增22.2% 年增率則減少17.3%
台北市今日(1)公布102年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,756戶,較上月增加500戶,比2月量增22.2%。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說明,今年第一季國內經濟持續回穩,2月景氣對策信號轉變為綠燈,綜合分數攀升至25分,為2011年7月以來32個月的新高,此外,央行的利率調整從2011年9月以來,對於全球復甦動能尚未穩定,仍採取按兵不動的決策,連續第十季宣告利率維持不變。房市表現仍處於漸入佳境的階段,近期尚有329檔期的預售與新成屋推案的挹注,已刺激看屋人潮加速回籠。 黃舒衛分析,隨著3月氣候穩定,相對於2月農曆年節活動與氣候不佳所壓抑的房產買氣,交易量已有顯著的回溫,北市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比2月份增加22.2%,不過與去年同期比較仍減少17.3%,3月網路委售量與看屋點閱情況都有增加的情況,預期4月買賣移轉量會再持續成長。


交易量排名中山區居冠 文山與北投兩區分區二、三名
與2月比較,3月北市各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受2月季節性因素影響,數據普遍回升,交易量最高的前三名排名分別為中山區(367戶)、文山區(340戶)以及北投區(303戶),均是長久以來最熱門的低總價以及首購族購屋的重要區域。 黃舒衛說明,受惠中山區早期發展,有許多中古大樓以及低總價或小宅產品的新成屋挹注,成為北市中心交易量的常勝軍,而年底捷運松山線即將通車,更帶動南京東路一段至三段間沿線周邊的房市交易機會,因此仍屬北市中心熱區之一。文山區緊鄰台北市中心,而平均房價相對親民以及住宅環境帶有文教與親山親水休閒的機能,且行政區幅員較大,各式價格帶的產品多元,成為北市穩定成交量的區域。黃舒衛認為,北投區近兩個月交易量表現不俗,主要受惠士林北投科技園區與奇岩重劃區的開發以及相對低價優勢,帶動預售與新成屋市場的發展,吸引不少置產或換屋的客群前來看屋,因此也帶動士林、北投捷運站周邊的房產委售與成交的機會,甚至連關渡地區的房市也成為進住台北市的首購看屋熱區之一。

新北市建物買賣棟數月增32.5% 較去年同期量縮17.8%
交易量排名新莊區居冠 三重與中和兩區分區二、三名

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公布103年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量,交易量為5,040戶,較上月增加32.5%,年成長率則減少17.8%。 黃舒衛表示,台北市建物買賣移轉量月增22.2%,年增率減少17.3%,使雙北市交易量月增28.7%,接近三成交易量的回升,若與去年同期成長率比較,則減少17.7%,顯示雙北房市信心已有顯著回穩的態勢。 黃舒衛認為,大台北都會區受惠捷運網路的建設,房產交易熱區也逐步向外擴展,以新北市來看,新莊區有捷運環狀線與機場線的連結,以及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的開發,大量的新屋市場投入新莊區,不僅帶動交易量能,也促進捷運新莊線各站周邊生活圈的發展,平均房價也穩定成長中。三重區也有捷運線與占地約49公頃的重陽重劃區等開發利基,尤其與台北市士林區僅一橋之隔,能遠眺陽明山景的獨特地理位置,重陽重劃區的開發與附近的捷運徐匯中學生活圈,成為三重房市交易的熱區。此外,中和區部分,捷運環狀線帶動周邊房市交易的題材,也推高華中橋以西與板橋區相鄰區域的房市交易量能,成為中和區穩定交易量的重要推手。




台南市交易量月增45.6% 與去年同期比則量縮16.1%
永康區交易量居冠 東區與安南區分區二、三名

黃舒衛說明,台南市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,756戶,較上月增加550戶,月增45.6%,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則量縮16.1%。以行政區交易情況來看,永康區緊鄰台南市精華區的東區,平均房價仍相對親民,尤其是大樓或華廈產品,選擇性多,因此深獲首購或換屋族的青睞。而東區為台南市重要的生活中心區,其中成大大學城商圈與南紡夢時代購物中心等區域利多因素,吸引想入住台南市中心的民眾。此外,安南區發展以台南副都心為目標,區內有台灣歷史博物館區與中國醫藥附設醫院的設立,且該區域比台南市區更接近南科園區和科工園區,因此,通勤便利與房價便宜的雙重誘因考量,深受區域就業人口的喜愛。

329檔期起跑 一手、二手房供給同步量增
低利維持與首購優惠至年底 促進首購與換屋客群進場購屋

黃舒衛說明,今年第一季央行理監事會議維持連十季利率不調動,歐、美、日與大陸等主要國家的經濟復甦仍處於復甦階段,因此升息的腳步仍需待下半年經濟發展情況才有可能啟動,而國內在政府多方著力控管房市風險措施之下,投機炒作的機會已消弭,房市交易的動機回復剛性需求與換屋的常態模式,加上有實價揭露的機制逐步累積交易筆數,縮減購屋決策的時間。而近期329檔期開跑,再加上中古屋委售量年增3成以上,買方爭取價格將更有利。 不過,黃舒衛認為,近期各大都會區土地與房屋稅基都不斷調升,增加屋主售屋的成本負擔,因此未來房價修正的情況相當有限,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,把握目前低利與政府首購優惠利率的機會,審酌自身購屋的預算,篩選合適的住宅產品與地段,提早累積房產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