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預售屋單價僅萬華未破百萬 中古屋坪效優勢成亮點

永慶統計台北市12行政區不同屋齡的住宅單價,其中預售屋幾乎全數破百萬,屋齡30年以上仍有5字頭。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,預售建案價格也居高不下,促使購屋族轉向中古市場,尋找相對可負擔的選項。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顯示,北市近一年各屋齡產品的價格差異明顯,預售屋單價普遍突破百萬元,僅剩萬華區仍在百萬之下,而多數行政區屋齡10年內的新成屋也已跨入百萬門檻,相較之下,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價格相對保守,也顯示在新案供給有限且價格門檻高的情況下,地段佳、價格親民的中古屋反成為熱門選擇之一。
預售屋房價幾乎全數突破百萬 萬華仍有百萬內入手機會
北市核心蛋黃區素地稀缺、剛需力度強勁,而新案多為高價住宅,開價基期高,也因此屢屢突破天花板價。觀察近一年台北市預售平均單價,大安區以每坪171.5萬元居冠,松山、信義等核心區域也皆超過150萬元,全市中僅有萬華區預售屋近一年平均單價落在98.6萬元,尚在百萬內。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,萬華區發展較早,也因此素地稀少、住宅密度高,加上街道與巷弄規劃較不完整,使得新案不僅開發量有限,也多以中小坪數自住產品為主,整體房價水位相對較低,建商也多採用貼近市場行情的開價策略,以吸引首購、剛需族群進場,讓萬華成為北市唯一仍可「百萬內入手預售屋」的行政區。
10年內新成屋單價百萬成常態 僅四區仍在門檻內
除了預售屋外,屋齡10年以內新成屋價格雖低於預售屋,但也普遍逼近百萬,大安區每坪144.2萬元居首,信義、松山、中正區緊追在後,整體價格水準已與預售市場差距縮小。
目前全市10年以下新成屋僅剩內湖區、北投、萬華區以及文山區等四區仍維持在百萬以下水位。陳金萍表示,這些區域多屬外圍生活圈或是早期開發區域,取得土地成本與價格基期相對低,住宅產品也多以中小坪數住宅與自住型買盤為主,也因此價格相對親民。其中,內湖、北投受惠於產業聚落與交通便利,吸引剛需族群,而文山則兼具生活品質與自然環境;萬華區則因開發早、地價基期低,開價策略較貼近市場,成為北市最具價格競爭力的區域。
中古屋價差拉大 屋齡30年以上仍有5字頭價位
若進一步觀察中古市場,北市屋齡10至30年住宅每坪價格多介於60至100萬元之間,而屋齡30年以上住宅更是價格親民,其中文山區平均單價僅53.3萬元、北投區54.0萬元、萬華區56.1萬元,為全市最實惠的三區。
陳金萍指出,屋齡越高價格越具吸引力,不僅入手門檻相對較低,且多位於成熟生活圈,生活機能完善,同時近年都更危老盛行,老屋具備翻新潛力,更有長期增值機會。此外,若以相同預算比較,購買中古屋坪效表現上往往更佳,可取得更大的使用空間,例如北投區預售屋單價109.2萬元,而30年以上中古屋僅54萬元,等同可買到近兩倍坪數。
整體分析
整體而言,預售屋擁有設計新穎、住宅結構品質較好等優點,但價格門檻較高,且交屋時間不定,而成屋、中古屋則因明顯的價格與坪效優勢脫穎而出,而不同的屋齡也有不同的價格選擇。陳金萍建議,購屋族可依預算與自身需求進行評估,掌握區域價差,尋找理想住宅。
① QA
若重視價格、空間與地段機能,中古屋是更務實的選擇。
② 重點整理
台北市房價觀察:預售屋全面破百萬 中古屋坪效優勢成亮點
(來源: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,2025.08)
- ● 預售屋全面突破百萬/僅萬華未破百萬
- ◇ 大安區預售屋單價最高,平均每坪 171.5 萬元。
- ◇ 松山、信義等核心區也超過 150 萬元。
- ◇ 只有 萬華區 平均每坪 98.6 萬元,仍守在百萬內。
- ◇ 因萬華開發早、地價基期低,新案量少,建商開價較貼近市場,以吸引首購族。
- ● 10 年內新成屋也逼近百萬/僅四區仍低於門檻
- ◇ 大安區每坪 144.2 萬元 居首,其次為信義、松山、中正。
- ◇ 目前僅 內湖、北投、萬華、文山 四區仍低於百萬。
- ◇ 這些區域土地成本相對低,產品以自住型小坪數為主,價格親民。
- ● 中古屋價差明顯/30 年以上仍有 5 字頭入手機會
- ◇ 10–30 年中古屋每坪多落在 60–100 萬元。
- ◇ 文山區 53.3 萬、北投 54 萬、萬華 56.1 萬,是全市最實惠的三區。
- ◇ 老屋除價格低外,也位於成熟生活圈,機能完備,且具都更潛力。
- ◇ 以北投為例,預售屋每坪 109.2 萬元,30 年屋僅 54 萬元,可買到近兩倍坪數。
👉 整體分析:
預售屋雖設計新、品質佳,但價格高、交屋時間長;反觀中古屋因「價格低、坪效高、機能成熟」而成為市場焦點。購屋族可依預算與需求評估,掌握區域價差,挑選最適合的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