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敵房價高漲 雙北中高總價住宅市場出現坪數減少現象
雙北作為台灣的政經中心,吸引眾多高資產族群定居,也帶動雙北區域內中高總價住宅市場的熱絡。永慶房屋觀察雙北地區中高總價住宅近3年房市表現,數據顯示,近年高漲的房價亦衝擊中高總價住宅市場,出現單價高漲、坪數減小,以換取總價不漲、甚至下跌的「以空間換總價」現象。
以空間換總價成趨勢 單價上漲、坪數縮水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,台北市和新北市的住宅主流交易總價帶分別在2000 -4000萬元和1000 -2000萬元。為了觀察雙北地區中高總價住宅市場在近3年間的表現,針對台北市和新北市,永慶房屋分別以總價4000萬元以上和2000萬元以上的住宅交易作為調查基準。
數據顯示,雙北中高總價住宅市場出現了明顯的「以空間換總價」現象。也就是說,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,許多購屋民眾只能犧牲空間換取總價不漲,顯示民眾難以負擔高房價外,也意味著高總價的豪宅交易比例有所減少。
1.單價上漲、坪數縮水: 台北市和新北市的中高總價住宅,平均單價在近三年內分別上漲了4.7%和11.3%。但相對的,平均坪數卻大幅縮水,台北市減少了11.3%,新北市則減少了12.6%。
2.總價不漲反跌: 儘管單價上漲,但由於坪數縮減的幅度更大,導致雙北中高總價住宅的平均總價反而出現下跌的現象。台北市平均總價下跌了7.2%,新北市則下跌了3.1%。
低總價小宅受青睞,台北市中高總價住宅交易占比微降
1.台北市占比微降: 相較於新北市,台北市的中高總價住宅交易占比在近三年內呈現微幅下降的趨勢。從2022年1-5月的15.3%下降至2024年同期的13.9%。
2.新北市占比微升: 新北市的中高總價住宅交易占比則呈現小幅增長的態勢,從18.6%上升至20.4%。
陳金萍指出,近3年台灣房價明顯上漲,使新北市部分房屋總價跨越2000萬元中高總價住宅門檻,也讓中高總價住宅交易量占比的小幅增加。但在房價最貴的台北市,民眾的購屋負擔能力相當沉重,使得跨越4000萬元中高總價住宅門檻的交易件數較少,再加上台北市低總價的小宅產品盛行,導致台北市中高總價住宅占比出現微幅下滑的跡象。
陳金萍補充,綜合上述數據,顯示近期因經濟前景看好、通膨預期和房市政策利多而產生的房價上漲,主要發生在中低價位的住宅產品。對於超高總價帶的豪宅交易,即使有多項利多,但在央行豪宅限貸四成的緊箍咒下,難有明顯的房價上漲和交易量增的現象。未來雙北地區的中高總價住宅市場,是否會延續類似的趨勢,值得持續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