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房地合一稅】贈與的房子要申報房地合一稅嗎?
2024.03
房產贈與稅負大解析:誰要繳?如何節稅?
房產贈與是常見的財產傳承方式,但涉及的稅務問題卻不少。
以下將為您詳細解析房產贈與的稅負,以及常見的節稅方法:
常見的房產贈與情境
- ●父母過戶給子女
- ●配偶間贈與
需繳納的稅費
- ●契稅:房屋評定現值的6%
- ●印花稅:房地現值總額的1‰
- ●土地增值稅:20~40%累進稅率(僅贈與適用,且不得適用自用優惠稅率)
- ●贈與稅:10~20%累進稅率
納稅義務人
- ●土地增值稅、契稅:受贈人
- ●印花稅:申請物權登記人
- ●贈與稅:贈與人
贈與稅計算方式
贈與稅依照「房地現值總額-244萬免稅額-受贈人稅負」算出贈與淨額,再依照級距繳納10~20%的累進稅率。
節稅方法
- ●善用免稅額:每人每年有244萬贈與免稅額,可透過配偶間贈與、分年贈與等方式,提高免稅額度。
- ●二等親買賣:父母將房產賣給子女,子女再向銀行貸款,父母的售屋所得需納稅,但子女無需繳納贈與稅。
二等親買賣的優點
- ●子女取得成本為市價,出售時不用擔心被課徵高額房地合一稅。
- ●父母可節省贈與稅。
- ●若符合條件,父母售屋所得可適用土地增值稅10%自用優惠稅率。
注意事項
- ●贈與人若幫子女繳納土增稅、契稅等費用,贈與總額也會增加,需納入贈與稅計算。
- ●二等親買賣時,售價應接近市價,避免被認定為假買賣。
贈與的房子是否要申報房地合一稅,取決於後續的交易行為。
如果贈與人持有房屋期間滿2年以上,且贈與後受贈人未再轉售,則贈與行為不需申報房地合一稅。
但如果受贈人在取得房屋後再轉售,則需申報房地合一稅。
申報房地合一稅的依據,為受贈人取得房屋的「公告現值及房屋現值」,而非贈與人取得的「原始取得成本」。
因此,在多數情況下,受贈人轉售房屋的房地合一稅負擔,會比贈與人自行轉售高出許多。
舉例來說,如果一棟房屋的原始取得成本為1000萬元,公告現值及房屋現值為2000萬元,
贈與人持有房屋期間滿2年以上,且贈與後受贈人未再轉售,則贈與行為不需申報房地合一稅。
但如果受贈人在取得房屋後以3000萬元轉售,則需申報房地合一稅。
受贈人轉售房屋的房地合一稅計算方式,為(3000萬元 - 2000萬元)* 稅率。
為避免受贈人轉售房屋後面臨高額的房地合一稅負擔,贈與人在進行贈與前,應事先評估相關稅務影響。
贈與房屋的節稅建議:
●贈與前先將房屋登記在配偶名下。配偶間的贈與,可回溯前次取得的市價當作成本,因此房地合一稅負擔較低。
●贈與後,受贈人應持有房屋滿2年以上再轉售。持有期間越長,稅率越低。
●善用重購退稅優惠。如果受贈人在出售贈與房屋後,於1年內購買自住住宅,且持有滿2年以上,可申請重購退稅。
此外,贈與人與受贈人應注意以下事項:
●贈與行為應辦理贈與稅申報。
●贈與房屋的所有權移轉,應辦理土地登記。
房地合一稅相關QA
相關文章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