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文化來行春 穿梭台北100年

2015.01

春節假期該往哪裡去玩?若你與家人已經玩遍了遊樂園、風景區,當下還找不到有興趣的景點來旅遊的話,那不妨來逛一逛藏在台北市區裡那些充滿文化味、歷史感的老建築,在古老的空間中,觀察老台北的百年城市建築,來趟視覺冒險,找尋自我與環境、與歷史、與生活態度的第一時間對話,絕對感動知性。

台北市建城超過百年的時間,自清代、日治時期一直到台灣光復,始終以政經高權的首府之姿,昂首台灣各大城市,即使隨著政權遞嬗,台北的老建築表情曾被埋沒在沉寂的時間洪流中,卻總是展露繁華的內蘊,近年來在「古蹟活化再利用」的包裝下,重新活過來,重新表達都市的情緒、訴說都市的新故事。
 

歐洲古典浪漫味:自來水博物館

在台北市許多百年老建築中,位於公館的自來水博物館,是台北地區新人們拍攝結婚照、廣告商拍廣告影片的最熱門取景之地。這座建於1908年的典雅建築,原為日治時期台北水源地(新店溪)的唧筒室,1977年水源取水口移至新店溪上游後,古老的抽水設備完成「抽取原水、輸送淨水」的使命,功成身退。1998年闢為自來水博物館,保留近百年歷史的黑色舊式抽水機。

自來水博物館採用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歐陸流行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,建築施工考究,像是柱子以洗石子的造工,模仿石材建築,在柱頭上設計羊角渦卷、穗狀貝殼、羊齒葉、花卉等希臘愛情海風味的裝飾圖案;屋頂主脊側面突起的山牆,裝飾勳章、花卉浮雕;迴廊的長方窗往外開展,形成有序的線條;建築依照新古典主義建築強調的對稱空間,前後兩端各設銅片構成的圓屋頂,強調當時殖民政府的威權感。
 

大隱於市休閒調:台北之家

相較自來水博物館的威權氣勢,位於中山北路二段、由美國駐台北大使館改建而成的台北之家,就展現出一股居家的悠閒味。這棟建於1925年前後,由日本人仿造美國殖民時期南方莊園別墅所興建的兩層白洋樓建築,當年尼克遜擔任美國副總統來到台灣訪問時,沒住豪華大酒店,卻看上這棟老洋房,還在這裡睡過幾個晚上。

中美斷交後,這裡荒廢已久,直到2002年,由導演侯孝賢所帶領的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統籌規畫,加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資金協助,進行整棟建築的大整修,成為電影藝術主題的藝文空間「台北之家」,設置光點電影院、沙龍酒吧、咖啡館、誠品書店。許多台北人特愛這裡美國南方別墅的空間,不管何時都有滿座的人在此飲用咖啡,享受「大隱於市」的休閒情調。
 

都鐸建築華麗風:台北故事館

從中山北路往圓山靠近,就在基隆河畔、北美館旁的台北故事館,展現出大稻埕茶商的風雅豪華之情。這棟在1914年建成,原名為「圓山別莊」,曾是大稻埕茶商陳朝駿招待台灣士紳與各國茶商的聚所,宛如童話故事般的都鐸式建築老洋房外觀,處處展露新藝術風格的細膩華麗,是台北老建築中難得一見的高雅空間。

目前主建築的洋樓為展覽空間,戶外的故事茶坊由亞都麗緻飯店經營,比照觀光飯店的服務水準,讓人更加徜徉這充滿質感的懷舊情調與餐飲美食。
 

時髦與儒雅並列:台北當代藝術館

同樣被移作展覽空間的百年老建築,把時髦現代與古典儒雅並列在藝術空間中,就能看出這棟位於長安西路的台北當代藝術館,在台灣藝術界中的地位可是非同小可。

台北當代藝術館建於1920年,原為日治時期供日本人唸書的建成小學校,台灣光復後改由台北市政府進駐,至1993年市政府搬至信義區新市政大樓後,2001年南面主體建築設置台北當代藝術博物館,在舊古蹟空間內推廣當代藝術。

建築基調大膽模仿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興起的現代建築,格局嚴正、造工細膩,南面大門入口設有階梯,屋項中央有一座鐘樓,赭紅的磚牆包蘊著過往歲月的風華。立面的羅馬式水泥柱,大方表現華麗繁複的建築語彙,工整大器的調子中卻悄悄迤灑儒雅的韻味。
 

滿盈靜謐與幽情:北投溫泉公共浴場

在舊時台北城郊外的北投,也有一棟西式建築顯赫於當代。據說國父孫中山先生、日本裕仁皇太子,都曾來過這裡泡澡。這棟英國維多利亞風格的洋樓別墅,前身是日治時代的「北投溫泉公共浴場」,被列為三級古蹟,目前改為北投溫泉博物館,免費開放參觀,但不提供泡湯。

西方基調的建築風格,是這裡最有看頭之處,有大門入口的希臘式廊柱、彩繪鑲嵌玻璃、狹長形木窗、煙囪。一樓設有一座羅馬式浴池,並展示沐浴文化的演變、溫泉相關常識、北投溫泉地景地貌,其中以國寶北投石的介紹最為特殊;二樓介紹北投發展的相關歷史、博物館重建過程等。整棟建築的空間氛圍,滿盈過往的溫泉文化味,歲月跟著窗外的老樹樹影,悠然地爬過門窗,漫開內斂靜謐的格調,讓人不由得心生思古幽情。